-
9月12日、14日,"二分明月'艺'扬州"金秋文旅消费推广季推介活动分别在安徽黄山、江苏盐城举行。精彩绝伦的展示推介、妙趣横生的互动活动、惠民暖心的"苏超"福利……扬州文旅带着满满的诚意向两地市民发出秋日邀约。

说实话,看到推介会现场那么多人围着咱们扬州的展位,心里还挺感慨的。特别是那个巨型月亮装置,披着暖黄色的纱,配上满载月亮灯的小推车,真的把扬州那种温柔的劲儿给展现出来了。黄山那边的徽派建筑本来就带着古朴的味道,跟咱们扬州的文化气质还挺搭,不少当地人拿着手机一个劲儿地拍照,有个阿姨还跟我说这月亮让她想起了老家门前的那棵桂花树。
盐城那场推介会更热闹些。可能是离得近的缘故吧,来的人特别多,展位前挤得水泄不通。我看见好几个年轻人抱着"冒险团子"的毛绒玩具爱不释手,还有人专门冲着高邮咸鸭蛋的文创冰箱贴来的。有个小姑娘拉着她妈妈说一定要去扬州吃正宗的烫干丝,她妈妈笑着答应了,顺手就在手机上查起了周末的高铁票。这种时刻你就会觉得,做文旅推广不只是喊口号发传单,而是真的能让人产生"我想去看看"的念头。

其实最打动我的,是那些非遗手作展位。广陵古城的手绘地图铺开在桌上,每条街巷都画得细致入微,连东关街上哪家店卖什么都标得清清楚楚。有个戴眼镜的大叔在那儿看了快二十分钟,后来跟摊主聊起来,说他年轻时在扬州念过书,地图上好多地方都是他当年常去的。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师傅,听完就送了他一张小幅的,说这是记忆的份量,不能用钱来算。
推介会上那些优惠政策确实给力。景区免费、酒店八折、餐饮加赠,连演出票都打折,这力度在周边城市里算是少见的。我听见有几个盐城的年轻人当场就在商量,趁着"苏超"比赛那个周末组团去扬州,白天逛园林看银杏,晚上坐游船看灯光秀,第二天再去富春吃早茶。他们算了算账,觉得这趟下来性价比特别高,比平时去少花好几百块呢。

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个《创世山海经》的数字展。推介官在台上放演示视频的时候,整个会场都安静下来了。那种沉浸式的体验,把古籍里的神兽通过科技手段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,连孩子们都看得目不转睛。有个妈妈当场就记下了地址,说国庆假期一定要带儿子去体验一把,让他知道传统文化也可以很酷。
瘦西湖的夜游项目也引起了不少关注。"二分明月忆扬州"这个名字起得好,直接把李白那句诗拉到了现实里。视频里那些流动的光影、水面上摇曳的灯火、还有穿着古装的演员在船上吟诗作画,整个氛围像是穿越回了唐朝。旁边有对情侣已经开始讨论求婚的事儿了,男生说要在那样的月色下跪下去,肯定特别浪漫。女生笑着推了他一把,眼睛里却藏不住的期待。

其实每次做这种推广活动,最怕的就是搞得太官方,说一堆大话空话,老百姓听着没感觉。但这次看下来,效果还真不错。可能是因为咱们没光说扬州有多美多好,而是实实在在地给出了玩法、路线、优惠,让人觉得这不是宣传,是真心实意地想让大家来玩。
黄山那边有个做旅游自媒体的博主,推介会结束后专门跑来要了份详细资料。他说打算做个扬州深度游的攻略系列,把那些小众但有意思的点都串起来。我问他为啥突然对扬州这么感兴趣,他说因为咱们展示的东西太接地气了,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宣传片,而是真的能让人感受到烟火气和生活的温度。
盐城推介会上有个环节让我印象特别深,就是现场品鉴淮扬菜。虽然只是简单的几道小吃,但那个精致劲儿真的把人给震住了。虾籽馄饨端上来的时候,好几个人都发出了惊叹声,说这么小的馄饨里居然能包出这么鲜的味道。还有冶春的烫干丝,师傅现场演示怎么切,那刀工看得人眼花缭乱,丝丝分明又不断,有人举着手机录了整个过程说要发朋友圈。
说到底,做文旅推广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?不是光靠嘴说咱们扬州好,而是把好的东西实实在在地摆出来,让人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尝得到。那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向往,才是最真实的吸引力。推介会结束的时候,看着大家拿着宣传册和小礼品离开,不少人脸上都带着笑,我就知道这趟没白来。
现在想想,扬州能有今天这样的文旅氛围,确实不容易。那些非遗传承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,那些园林养护工人每天精心打理着一草一木,那些淮扬菜师傅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火候和刀工,正是这些人的坚持,才让扬州的文化能够一代代传下来,并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这次推介会只是个开始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呢。怎么让来过的人觉得不虚此行,让他们愿意再来、带朋友来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不过看着两场推介会的反响,我对这个秋天还挺有信心的。扬州的秋天本来就美,加上这些精心策划的活动和实在的优惠,应该能吸引不少人来走一走、看一看吧。
话说回来,谁能拒绝一个有故事、有美食、有美景、还很实惠的城市呢?
举报
